科学普及简称科普,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,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、让公众易于理解、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、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、倡导科学方法、传播科学思想、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。
概论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看,科学普及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,必然有其自身的“增长点”。科学普及的生长点就在自然与人、科学与社会的交叉点上。也就是说,自然科学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生成了科学普及,科技与社会又作为科学普及的“土壤”,哺育着它的生长。而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,科普展品,则为科学普及不断提供新的生长点,使科普工作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浓厚的社会性、时代性。形象地说,科学普及是以时代为背景,以社会为舞台,以人为主角,以科技为内容,面向广大公众的一台“现代文明戏”,在这个舞台上是没有传统保留节目的。
科普展品应具有科学性、知识性、趣味性
影响科普展览效果的主观客观因素很多。为了让观众都能从中得益,在展览内容上我们既考虑到较高层次人们的需要,科普展品制作公司,如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激光技术、计算机网络等,特别是计算机网络、超导悬浮试验、光纤通讯等吸引了许多科技工作者;同时考虑到较低层次人们特别是中学生的基础知识方面需要,如可视电话、鱼洗、二龙戏珠、车轮转台、转椅、拓朴、留影壁、红外探测、人体测试、魔棍、光学盘、骑自行车周游全国……,以及小发明小创作等,社区科技馆科普展品,生动地反映出基础的力学、数学、声学、光学、生理、能量转换等知识,吸引了许许多多青少年学生及大学生观众。在展品设计和展示方式上,注重了趣味性。趣味性本身表现在展品在设计制造上的精巧奇妙,引人注目,也表现在观众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实验。它鼓励观众在探索中学习、寓教育于娱乐之中,使观众感到参观科普展览既是学习科学知识,又是娱乐享受。我们的展品有50%以上可以亲手操作或现场演示,应用声、光、电、录音机等现代技术以直观、易懂、富有趣味的表现手法,揭示深奥的科学道理。
彩灯长廊
启动开关,站在镜子前可以看到无穷无尽的重复的彩灯影像。由于前面是一块半透明反光镜,后面是一块全反射镜,把两块镜子前后平行放置,具有多次反射成像的特点。因此,在它们中间放一物体,地震科普展品,就可以反射出许许多多的重复影像。
虹吸
亦被称为“虹吸现象”。是一种依靠大气压强,使液体通过曲管(即“虹吸管”)经过高出液面的地方流向低处的现象。
虹吸的产生必须满足下述三个条件:(1)虹吸管内充满液体;(2)虹吸管内的液柱所产生的压强低于大气压; (3)虹吸管出水口液面的高度低于其进水口液面的高度。
展品通过注水杯自动虹吸的神奇过程,吸引观众产生对这种虹吸现象的探索兴趣。
把红色容器升高,水流入绿色容器;把红色容器降下,黄色容器中的水流入红色容器,由于压力减小水从绿色容器中吸过来,在黄色容器中形成了喷泉。